页面位置页面位置 : 首页 >  新闻中心 >  行业新闻

消防水车日常如何维护?应急操作有哪些要点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作者:admin

消防水车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的效率与安全性,因此日常维护需做到 “精细化、常态化”,确保设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;而应急操作则需遵循规范流程,快速响应、精准作业,才能在救援现场发挥最大作用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或救援延误。

日常维护方面,需围绕 “水箱、水泵、管路、辅助设备” 四大核心部件制定维护计划,同时注重整车性能检查。

水箱维护是基础,需每周检查水箱密封性,查看箱体有无渗漏、锈蚀,若发现锈蚀斑点,需及时打磨除锈并涂刷防腐涂料;每月需对水箱进行彻底清洗,排空箱内存水,清除底部沉淀物(如泥沙、杂质),避免堵塞管路或污染水质;每季度需检查水箱水位传感器、液位计是否正常工作,确保能准确显示水量,避免应急时出现 “水量误判” 问题。

消防水泵作为核心动力部件,维护需更细致:每日需检查水泵机油油位与油质,若油位过低需及时补充,油质浑浊则需更换;每周需启动水泵空载运行 5-10 分钟,检查运转是否平稳、有无异响,同时测试水泵压力是否达标(需达到额定压力的 90% 以上);每月需拆卸水泵进水口滤网,清除杂质,防止滤网堵塞影响吸水效率;每半年需对水泵密封件(如密封圈、垫片)进行检查更换,避免出现漏水、泄压问题。

管路系统维护需重点关注 “畅通性与密封性”:每周检查所有水带接口、阀门是否紧固,有无漏水痕迹,接口处的密封胶圈若老化需及时更换;每月需对水带进行压力测试(充水至额定压力并保持 30 分钟),检查水带有无破损、鼓包,测试后需晾干水带并整齐收纳,避免阳光暴晒或挤压变形;每季度需检查车载水炮、水枪的喷射效果,确保水流均匀、射程达标,若出现喷射分散、射程缩短,需清理喷嘴杂质或更换配件。

辅助设备维护同样不可忽视:应急照明、扩音广播需每周测试,确保电量充足、功能正常;云梯设备(若有)需每月检查液压系统,查看液压油位、管路有无渗漏,同时启动云梯升降、伸缩功能,检查运行是否平稳;轮胎、刹车系统需每两周检查,查看轮胎胎压、磨损程度,刹车盘、刹车片有无异常磨损,确保车辆行驶安全。此外,每月需对整车电路系统进行检查,查看电瓶电量、线束连接是否牢固,避免电路故障导致设备无法启动。

应急操作方面,需遵循 “快速响应、规范作业、安全第一” 的原则,重点把握 “现场准备、供水操作、协同配合” 三个环节的要点。

现场准备阶段需快速到位:接到救援指令后,驾驶员需根据现场距离与路况,规划最优路线,确保车辆平稳快速行驶,同时副驾驶人员需提前检查水带、水枪、水泵等设备是否齐全,做好作业准备;到达现场后,需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区域(远离火源、爆炸风险点,且便于取水或供水),拉紧手刹、垫好三角木,防止车辆滑动;若需连接外部水源(如市政消火栓),需快速找到最近的消火栓,清理周围障碍物,准备好水带接口。

供水操作需精准规范:若使用车载水箱供水,启动水泵前需确认水箱阀门已打开,然后逐步调节水泵压力,避免瞬间高压损坏管路;连接水带时,需确保接口对接牢固,两人配合将水带铺展至灭火点,避免水带扭曲、打结;使用水炮或水枪时,需根据火势大小调节水流模式(如直流、喷雾),火势较大时用直流模式远距离压制,火势较小时用喷雾模式覆盖火源;若需从外部水源补水,需先关闭车载水箱阀门,再连接消火栓或其他水源,启动水泵吸水,同时监测水箱水位,避免溢出。

协同配合是提升效率的关键:消防水车操作人员需与现场指挥人员保持实时沟通,根据火势变化调整供水压力与水流方向;若有多台消防水车协同作业,需明确分工(如一台负责主供水,一台负责补水),避免管路连接混乱;在救援过程中,需安排专人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若发现水泵异响、管路漏水等问题,需立即停止作业并快速检修,确保不影响整体救援进度。

此外,应急操作中需特别注意安全: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装备(如消防服、安全帽、防滑靴),避免被高温水流或火焰灼伤;在带电火灾现场(如电器火灾),需先切断电源再供水灭火,防止触电事故;供水作业时,需避免水带过度拉伸或被车辆碾压,防止水带破损导致供水中断。救援结束后,需及时清理设备,排空管路存水,检查设备有无损坏,做好记录并尽快完成维护,恢复战备状态。